您好,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!老站,搜索引擎当天收录,欢迎发信息
免费发信息
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> 滁州分类信息网,免费分类信息发布

作为茶叶发源地之一,广西茶为何不出名?

2019/10/6 5:45:58发布120次查看
广西壮族自治区,位于我国华南地区,经纬度处于北纬20°54′-26°24′,东经104°28′-112°04′之间,与广东、湖北、云南和贵州等省接壤,陆地面积23.76万平方千米。从地形地貌上来看,广西地势西北高、东南低,处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和两广丘陵西部之间,境内以山地、丘陵、台地、平原、石山、水面6大类构成。气候特征以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为主,温暖湿润,雨水丰沛,光照充足。
广西属于我国四大茶区中的华南茶区,自古就是茶叶的发源地之一。根据《广西通志稿》的记载:“白毛茶,产田阳、凤山、扶绥、那坡诸县……概属野生”,且“明山茶,产上林、武鸣等县,茶树不待人种植……多生高山石隙中。”但是一直以来,广西茶叶发展之路极其缓慢,直到改革开放以后,才有了蓬勃发展的崭新面貌。现在,我们就来一起聊聊广西茶叶的发展历程,看看这片宜茶之地如何一步一步都到今天。
一、广西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,非常适宜茶树生长。
从目前广西茶叶种植区域来看,主要包括桂东北、桂东南、桂中、郁江流域、左江流域、右江流域、龙江流域和北部湾等茶区,以种植绿茶、红茶、黑茶和花茶为主。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,截止到2018年底,广西茶叶种植面积达到115.6万亩,干毛茶产量达到73000吨,排名全国第12位。2018年广西茶叶产值56.97亿元,排名第13位。
1、地势和土壤
广西处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和两广丘陵西部之间,境内多山地、丘陵、台地、平原和石山,其中山地以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为主,海拔400~800米的低山次之,山地约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39.7%;海拔200~400米的丘陵占10.3%;海拔200米以下地貌包括谷地、河谷平原、山前平原、三角洲及低平台地,占26.9%,其中耕地面积达到了442.54万公顷。所以,广西拥有大量适宜茶树生长的山地、丘陵和台地。
广西地区土壤以红壤和黄壤为主,据检测酸碱度ph值在4.5~6.5之间,这与茶树生长所需的最佳酸碱度正好吻合。而且,广地红壤和黄壤土层深厚,超过了茶树生长所需的80厘米深度,达到100厘米以上,有机质和矿物质含量高,排水性能良好,透气性和孔隙度好,总体而言,非常适宜茶树生长。
2、光照、温度和水分
广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内,气候温暖湿润,年平均气温在17.5~23.5度之间,夏季光照时间长,气温高、降水多,冬季日照时间短、天气干暖。在广西境内,大部分地区1月份的气温在13度以上,所以茶树生长发芽比江南和江北茶区,要早一大截。正常情况下,广西2月份即可开采,一直可以持续到11月份。
虽然广西阳光比较强烈,但由于山多林密,阳光被高大热带植物遮挡,形成漫射光,正好利于茶树的光合作用。另外,珠江、长江、红河、滨海四大水系贯穿其间,水资源极其丰富,而且靠海,降雨量十分丰富,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毫米左右。而茶树生长,降雨量在1000~1500毫米左右为宜,且空气中的相对适度在80~90%之间较好。因此,广西丰富的降水量和温暖湿润的空气,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条件。
二、广西茶叶种植历史悠久,是我国茶叶发源地之一
广西植茶,自古有之。
《广西通志稿》记载:
“白毛茶,产田阳、凤山、扶绥、那坡诸县……概属野生。”
又道:
“明山茶,产上林、武鸣等县,茶树不待人种植……多生高山石隙中。”
《广西特产物品志略》也说:
“后山茶……产龙州等县,树婆娑而矮,叶椭圆而长,边缘有锯齿,野生山中。”
一直到现在,广西凌云、贺州一带,还有不少野生古茶树存在。
东晋·裴渊《广州记》载:“新平县出皋芦。皋芦,茗之别名也。叶大而涩。”这里的皋芦就是广西地区野生茶树的原种。据资料记载,现代的广西大叶种茶树,就是从皋芦人工驯化栽培的变种。唐代茶圣陆羽的《茶经》也给出了佐证:“瓜芦皋芦木出广州,似茶,至苦涩。”
总体而言,广西种植茶叶的历史非常悠久,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时期。戈德华、李炳东《广西农业经济史稿》认为,广西种植茶树的历史起源,可能在战国至秦汉间。而据《广西通志》记载,广西茶叶早在秦汉时期已有栽培,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,到唐朝的时候,已经非常兴盛。
历史上,茶叶最早在巴蜀之地种植,但在秦国吞并六国统一天下之前,种植区域并没明显的扩大和向外传播的趋势。但是随着秦国统一天下的征程,茶叶的种植开始向外传播,当时的陕西和河南部分地区,已经开始栽培茶树,成为我国最早的古茶区之一。在秦国灭楚,占黔中郡之后,又进一步征服岭南,驻兵五十万。当时岭南多瘴气,而茶叶有祛瘴疗疾的功效,所以秦人开始利用巴蜀之地的茶叶来治疗瘴气,由此导致茶叶在岭南之地发展,开始进行人工栽培种植。
根据《桂平县志》记载,广西茶叶“始于汉晋之间,至唐而大盛”。自此,广西茶叶发展有了非常明晰的路径,在象州一带广泛种植。到了唐朝时期,广西茶叶大盛与当时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密不可分,唐太宗《贞观政要·论务农》中有云:
“国以民为本,人以食为天,若禾黍不登,则兆庶非国家所有”。
所以,唐宪宗元和元年担任容州刺史的韦丹,秉承皇帝的圣谕,在辖内“教民耕织、止惰游,……教种茶、麦”。所以,这一阶段,广西茶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。
有唐一朝,广西茶叶种植可以分为容州(今容县)茶区、柳州茶区、贵州(今贵港)茶区、桂州(今桂林)茶区和钦州茶区等五大块。到了五代十国时期,广西属马殷政权所辖。马殷听取了谋臣高郁“请听民售茶北客,收其征以赡军”建议,开始鼓励老百姓广泛种植和开展茶叶贸易,官方再从中收取茶税,以补充军费开支。其实,自唐朝以后,茶叶就一直是封建王朝税收的重要来源。
宋朝时期,由于与北方辽金和西夏的持续战争和对峙状态,导致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逐渐南移。而且,宋朝饮茶风气最盛,全民爱茶,这进一步促进了茶叶的发展。在广西地区的许多地方官吏都勤于农事,鼓励广西百姓垦荒开渠,广植茶树。此一阶段,广西茶税日重,根据宋崇宁元年蔡京立茶引法的规定,每60斤茶纳铜钱600文,当时广西茶税达1183贯960文(每贯1000文)。不过这也从一个侧面,说明当时广西茶叶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。
到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,广南西路茶叶产量高,分布较广,位于今天的融水、临桂、灵川、兴安、荔浦、永福、贵港、玉林、平乐、平南、宾阳等地均产茶叶,形成了当时融州、静江府、郁林州、昭州、浔州、宾州六大茶区。据清·徐松《宋会要辑稿·食货》所载南宋绍兴三十二年户部的统计:
计融州的融水产茶2000斤,静江府的临桂、灵川、兴安、荔浦、义宁(今临桂五通)、永福、古县(今永福县境内)、修仁(今荔浦县境内)产茶72286斤6两,郁林州的南流(今玉林市境内)、兴业(今玉林市石南镇)产茶6200斤,昭州的立山今平乐县境内产茶7500斤,浔州、平南产茶1995斤,宾州的(今宾阳县境内)产茶700斤。
宋朝时期,广西已经出现了许多名茶,其中最有名的是修仁茶。《宋史·食货下六》记载:
“时远方若桂州修仁诸县,夔州路达州有司皆议榷茶……桂州修仁等县气榷及陕西碎卖芽茶皆罢。”
除此之外,广西南山茶也很出名。南宋·范成大在《桂海虞衡志·志花》记载:
“南山茶,葩、萼大倍中州者,色微淡。叶柔薄,有毛。”
明清时期,广西茶叶在宋元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。根据《明会典·茶课数》记载,“各处茶课钞数……广西钞一千一百八十三锭一十五贯五百九十二文。”这一数据,远超宋朝时期的的茶叶产量,而到了清朝中后期,广西茶叶产量达到历史最大值,年产5000吨。但是清末民初,国家动荡不安,民生凋敝,广西茶叶也受到影响,产量锐减到不足1000吨,没有鼎盛时期的五分之一。
在清朝中期以前,广西茶叶形成了几个较大规模的产茶区,包括桂平梧道核心产茶区、浔江流域产茶区、左右江道土茶山茶产区等,几与现代茶叶种植区域相同。这一阶段,广西出现了许多名茶,包括桂平西山茶、梧州六堡茶、南山白毛茶、平乐石崖茶、昭平茶、龙胜龙脊茶等,另外广西少数民族也贡献了自己的茶叶,像瑶族的白牛茶、 侗族茶饼等。
总之,广西茶叶历史悠久,在战国至秦汉时期开始萌芽,到唐朝时期逐渐兴盛。五代十国和两宋时期茶叶贸易的兴起,进一步刺激了广西茶叶的发展。明清以后则由于历史原因,出现了过山车式的发展轨迹,清朝中期以前,广西茶叶达到了历史最高峰,但后期政府腐败无能,民不聊生,导致广西茶叶一落千丈,进入低谷阶段。直到新中国建立以后,才又开始大力发展,如今种植区域已排名全国12位,位于18省主要产之列,为我国茶叶发展做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。

滁州分类信息网,免费分类信息发布

VIP推荐

免费发布信息,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-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-2
企业名录